[1] |
段钢. 加密与解密 [M]. 3版. 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08.
|
[2] |
Bertrand Anckaert, Matias Madou, Koen De Bosschere.A Model for Self-modifying Code[C]//The 8th Information Hiding Conference. Berlin Heidelberg, 2007: 232-248.
|
[3] |
丰生强. Android软件安全与逆向分析[M]. 北京:人民邮电出版社,2013.
|
[4] |
贾菲,刘威. 基于Android平台恶意代码逆向分析技术的研究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2,(4):61-84.
|
[5] |
Sudipta Ghosh, S.R.Tandan. Shielding Android Application Against Reverse Engineering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& Technology, 2013, 2(6): 2635-2643.
|
[6] |
张志远,万月亮,翁越龙,等. Android应用逆向分析方法研究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3,(6):65-68.
|
[7] |
曾立鹍,唐泉彬,牛斗. Android系统应用程序组件安全性分析[J]. 软件,2014,35(3):147-151.
|
[8] |
王伟,张之栋,雷雨诗. 基于策略的Android应用检测系统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3,(2):30-34.
|
[9] |
肖梓航. Android软件安全开发实践[J]. 程序员,2012,(10):82-85.
|
[10] |
王玮. 基于Android系统的恶意程序原理分析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2,(10):71-76.
|
[11] |
毕倩倩. Android手机系统病毒及保护机制研究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3,(10):81-83.
|
[12] |
张鹏,牛少彰. Android平台软件保护技术[J]. 中国电子商情:通信市场,2014,(1):84-90.
|
[13] |
张文,严寒冰,文伟平. 一种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工具的实现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3,(1):27-32.
|
[14] |
公磊,周聪. 基于Android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[J]. 计算机与现代化,2008,(8):85-89.
|
[15] |
贾菲,刘威. 基于Android平台恶意代码逆向分析技术的研究[J]. 信息网络安全,2012,(4):61-63.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