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|
王红梅,张金良,王先良,等.中国电子垃圾现状及环境管理对策分析[J].环境科学与管理,2008,(5):1-3.
|
[2] |
Kaspersky Lab. Spam in December[EB/OL].http: / /www. securelist. com/en /analysis /204792323 /Spamin December _2013,2014-01-28.
|
[3] |
许长帅.关于治理垃圾电子信息的若干思考[EB/OL].
|
[4] |
付景广. 《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》浅析[J].信息网络安全,2006,(4):13-15.
|
[5] |
丁宇. 网络信息用户需求的特点与利用特征及规律浅析[J].情报理论与实践,2003,(5);412-414.
|
[6] |
王运福. 电子边圾邮件的立法规制与政策考量[J].法治研究,2007,(4):60.
|
[7] |
顾廷斌. 垃圾电子邮件的获益者[J].信息网络安全,2004,(9):22-24.
|
[8] |
郭懿美,蔡庆辉.电子商务法经典案例研究[M].北京:中信出版社,2006.
|
[9] |
丁震. 关注中国政府首次治理垃圾电子邮件行动[J].信息网络安全,2004,(5):6-7.
|
[10] |
李红. 疏堵结合破立并举深入推动垃圾电子信息治理[J].世界电信,2009,(3):56-57.
|
[11] |
史彤彪.法律向垃圾邮件宣战[N].人民法院报,2003-1-11.
|
[12] |
郑淑荣. 斩断垃圾短信黑手——国外整治垃圾短信启示录[J].中国电信业,2006,(7):61-63.
|
[13] |
陶立峰. 香港反滥发电子信息规制及其启示[J].江苏商论,2008,(6):50-52.
|
[14] |
司伟,沈恒亮.网络聊天室、电子公告板中的信息安全与监管[J].信息网络安全,2002,(3):29-31.
|
[15] |
钱叶六,钱格祥.情节加重犯基本问题探究[J].宁夏大学学报,2005,(6):47-51.
|
[16] |
易阳峰. 垃圾短信监控的原理与实现[J].中兴通讯技术,2005,(6):49-54.
|
[17] |
何培舟,温向明,郑伟.垃圾短信的防治方法研究[J].通信技术,2008,(12):340-342.
|
[18] |
顾健,李毅,邱梓华.我国反垃圾电子邮件产品概况[J].信息网络安全,2007,(9):5-7.
|
[19] |
屠建路.反垃圾邮件立法迫在眉睫[N].北京现代商报,2004-2-25.
|